為什麼不賺錢的生意都想找我做?
我說「愛樂」可能很辛苦,工研院的好朋友就建議我經營MusicTimes,也有一家上市企業老闆好意的說:「如果你有點子,我參一咖」。聽起來都很好,但做起來很難;找錢或許容易,但誰願意拿青春賭明天呢?
出錢容易,經營軟性事業很難。新竹的IC之音坐擁金礦,但隔行如隔山,基督徒很熱情的奉獻,也找來一些電子業的老闆投資,但經營媒體與電子業的距離有多遠?
賺了錢之後,如何一本初衷;不賺錢時,原始股東會不會有「異心」?要填平虧損時誰負責?員工的福利待遇能否與時俱進?
我也遇過公司虧錢時要我把股票買回去的股東,這時拿出青春與專業經營的團隊,一定會困惑於我們到底是「股東」,還是「員工」?
在台灣,鼓勵你去做「公共服務業」的朋友,你就把它當成朋友鼓勵你去從政一樣,聽聽就好,沒有決心,千萬不要動心!沒有獨門功夫,您只是社會上一個很熱心的好百姓而已!